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吴伟业感激道:“老年叔不忘故人,小侄感铭五内。小侄少不更事,险些惹了祸端,害老年叔操劳,深感愧怍。”

“世侄你万不可这样乱想。古人说:先国家而后私人,我未曾徇什么私情,一心为国取材。平心而论,你的文章峭拔高秀,正是国家的栋梁,国家抡才大典,意在举贤,全凭个人本领,容不得半点侥幸,更不可强分什么亲疏恩仇。惟能如此,才可消弭奸党的诽谤之言。”周延儒怕他纠缠科考话題不放,千言万语地感恩道谢,忙将话锋一转道:“天如,你的殿试策论极好,可惜长了些,书写也有一笔过了朱栏,有些违制,本该是高等的文章……我已请人抄來,细读过了,确非等闲。”

“恩师过奖!学生得蒙栽培,真不知道怎么报答?”张溥登时想起果有一笔写得激奋,过了朱丝界栏,心中不禁悔恨起來。

周延儒见他脸色微变,叙起家常道:“你的老亲还都在堂?”

“先父见背了,老母在堂。”

“你们昆仲几位?”

“十个。门生行八。”

“世居太仓州?”

“嗯!”

“江南自古就是人文渊薮,又是富庶之区,你们复社金陵大会,声动朝野,势力遍及大江南北,社艺之盛超迈古人。若能为朝廷效命,匡谬正俗,也是社稷之福。”

“学生于崇祯二年,联合江北匡社、中州端社、松江几社、莱阳邑社、浙东超社、浙西庄社闻社、黄州质社、江南应社、江北南社、江西则社等十六家文社,大会吴江尹山,合气类之相同,资众力之协助,成立复社。倡导兴复古学,务为有用,不过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,常在一块把酒论文,砥砺学问,涵养道德,其实不敢思出其位。”

“哈哈哈……”周延儒笑道:“逢人只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。我原想天如是个胸怀磊落的汉子,不料竟也不能免俗。我虽身在京师,多年不回江南了,江南的大小事情倒也瞒不过我。复社成立不久,既获小东林的美誉,难道是浪得虚名?”

“这……”张溥面色一红,说道:“恩师面前有什么话不可讲?复社自尹山大会成立以來,社员都是一些沒有功名的寒士,终日研讨时文,心无旁骛,想着早登天子堂,比不得东林书院的那些缙绅耆老,实在是无暇……嗯,所谓小东林,不过是友朋们的抬爱,算不得数的。恩师想必知道泾阳先生曾撰有一联语: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,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。东林诸老们倡实学以救世,视天下为己任,因此声声入耳、事事关心乃势之必然。我们复社后生小子自叹弗如,故当日尹山大会时,共订盟规:毋从匪彝,毋非圣书,毋违老成人;毋矜己长,毋形彼短;毋巧言乱政,毋干进辱身。实在是不想做出位之思。”

“天如,你恁客气了。首揆不过试探你的抱负,何必闪烁其辞!”吴昌时在一旁十分焦急,怕他风骨太硬一味争辩下去,弄巧成拙,忙辩解道:“泾阳先生此联语一出,风行海内。天下人看來,都以为其心怀抱负可谓大矣,但学生以为不免有关心太过之嫌。”

“关心太过,此话何意?”周延儒微微侧一下身子,看着有些矮胖的吴昌时,“这位是……?”

“晚生吴昌时,草字來之。浙江嘉兴府人氏,去年中了举人。”他见周延儒并无不屑之色,不慌不忙,侃侃而谈:“世上有大抱负的人,往往不懂得变通,以固守学问道德与人为难,东林诸君子一概难免。以致内阁所是,外论必以为非;内阁所非,外论必以为是。朝野相异,百姓不知其所从,人心焉能不大坏!济世利人的旨趣岂不落了空?复社虽给人称作小东林,也讲求经世济用,但对窗外风雨,却是该入耳者入耳该关心者关心,不敢只知讽议朝政,品评公卿。”

周延儒点头道:“好个该入耳者入耳该关心者关心!天如,你不必皱什么眉头,这段故事我也知道,乃是前朝的阁臣王荆石规劝顾泾阳时所言。不料顾泾阳却极不赞同,反驳说外论所是,内阁必以为非;外论所非,内阁必以为是。我记得王阁老是娄江人,是你的乡先辈吧!”他不等张溥应承,接着道:“天如,你们的心思我也猜测出一二。复社的声势虽说不算小,但若只是一味地研讨文艺,再进一步就难了。若能学优而仕,境况自然会大不相同。近日有人给皇上进谗取缔复社,我回奏皇上讲学论文乃是太平盛事,禁它做甚?皇上的念头倒是有些转了!其实习文也罢,习武也罢,都是不虚此生,想要有所为于世,而不能寂寂填沟壑。圣人说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称,不然岂不是有负父母师友的栽培!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,其实权势能治人,也能自保。”

张溥见他折节下士,语意殷殷,戒备之心顿减,想到三十岁才中进士,比起吴伟业已拖延了七年,隐隐有些惭愧,慨叹道:“学生早有为朝廷出力之心,虽蹉跎至今,忽忽已届而立,终算有了报国的门径。”

“门径?其实不过入门而已。要想登堂入室,还需际遇和工夫。天如,你有什么打算?”

张溥一怔,沒想到周延儒问得如此直接,但又见他语含关切之意,沉吟道:“学生此次名列三甲,前途怕是难料。”

“按照我朝成例,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,从六品,榜眼、探花例授编修,正七品,品级不高,却极清贵,非翰林不入内阁嘛!二、三甲进士想进翰林院还要经馆选。天如,以你的文章,入翰林院做个庶吉士不难。”

能馆选翰林院庶吉士自然是条上好的出路,做了庶吉士,便有了入阁拜相的资本,以故翰林院庶吉士被视为储相,成为人人都眼热的职位。张溥心下感激,谢道:“恩师抬举,感念莫名。只怕学生历练不足,当不得恩师栽培。”

周延儒微笑道:“得天下英才,也是人生的幸事,你们不必谢我。”他端茶吃了一口,又问道:“听说复社费用极是拮据,尹山大会多是吴江县令熊开元资助的?”


页面连接:http://www.redsulphuralchemy.com/list_0_4gvfm/ndmftlmf.html

首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页

战神小说网贼吧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