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话刚说完。

朱元璋便说,“多招几个女官,改变人们的看法倒是可以,咱这皇宫也有不少女官来管理。”

“不过这世上女子没多少读书的,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。就是允许他们科举考试,也没多少人能考上。当宰相更是不可能。”

“而且现在女子在家以父为纲,嫁了人以夫为纲,死了夫君就要以子为纲。”

“就是咱是皇帝,也没办法改变这种现状。”

“倘若要实行这条政策,至少需要花费二三十年时间,才能慢慢转变人的思想。有点慢。”

“按照爱卿所讲,这二三十年间,人口不就又翻倍了。”

“上策可以用,不过中策是什么?”

没惹怒朱元璋。

这让韩林有些意外,不是对女性很不尊重吗?

竟然还自己触类旁通般说出了操作策略。

其实这是韩林读书不认真。

朱元璋是公认的对女性不太友好的皇帝,不过有意思的是,他又特别欣赏优秀职场女性。

一大批女官因为被他赏识,光耀门楣,给家里捞到了官职。

明朝建立后,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历代宫廷制度精华,制定了六尚一司宫廷女官体系。

不过永乐之后,女官职权大部分转移给了宦官,已经形不成足够的政治势力。

在明初,女官挺多的。

所以朱元璋对女性当官不反对。

韩林思考了一下,接着说,“中策就是发展农业,获得更多粮食。提高供养人口的上限。然后再修改继承法,子女都有权利分割财产,这样一来,扭转多子多福,重男轻女的思想。”

朱元璋点点头,却说,“改变法律,没什么问题,但是高产作物哪里是那么容易的?”

韩林笑笑,自然是有的,土豆红薯玉米确实在新大陆。

但是不一定非得要有作物才能高产。

可以打开格局。

“陛下,这不用担心,臣知道办法。”

朱元璋从小就是农民,对农事很是熟悉,自然是知道农田产量的低下,所以一下子就期待起来,“是什么?”

韩林说的口干舌燥,清了清嗓子,这才说道,“自宋代引进了占城稻后,粮食产量翻了倍,可见占城稻的优秀。但是陛下,你可能不了解,引进到国内的占城稻产量远远达不到当地的产量。”

“这是何故?”朱元璋问道。

韩林道,“因为占城安南处于天南,四季都是夏日,它们一年可以收三次。”

朱元璋有些吃惊,“三次?”


页面连接:http://www.redsulphuralchemy.com/list_0_wgwdv/4flvtwtl.html

首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页

宝书网飞速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